亚洲365体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背景颜色:        
孙晓山厅长在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作者:文章作者  作者单位:  图片来源:    日期:2013-1-7  【 关 闭 】

       

孙晓山
(2012年12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新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我省水利信息化工作成绩,研究部署新形势下的水利信息化工作。刚才,小云副厅长传达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精神,11个设区市水利(水务)局、赣州市水保局均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水利信息化工作成绩显著
 
    近年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贯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网络基础平台基本建成,水利信息化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实施鄱阳湖区防汛通信预警系统项目,建成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计算机广域网络,增加了网络环路,拓宽了网络带宽,信息传输得到保证。借助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将网络延伸到乡镇防办,实现了防汛决策部署直接传至基层防汛单位。建成环鄱阳湖应急通讯系统,提高了应对突发灾害的通讯能力。省厅今年开始又筹措资金,启动了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向信息整合、资源共享迈出坚实一步。各地也建设完善了计算机网络。如宜春市安排320万元经费,对市级机房和市至县网络链路进行升级改造。
 
    第二,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防汛减灾决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针对2006年台风"格美"引发的严重山洪灾害,我省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路线得到广泛认同和肯定,为2010年全国全面启动国家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通过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全省水雨情遥测站点已达4000多个,全省90多县山洪预警平台初步建立,在山洪灾害易发区建立了无线预警站5012处,尚有4968处正在实施之中。初步建立了监测、预警、响应一体化的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体系,在实际防汛工作中发挥了巨大效益,特别是在避免人员伤亡方面效果明显,受到国家防办充分肯定。
 
    第三,信息系统运用持续深化,水利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完成了赣抚平原灌区、袁惠灌区等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设了闸门自动控制和水量自动计量等系统,初步形成了灌区自动化管理工作体系,在保障工程安全、提高灌溉效益、提升灌区人员业务素质和改善办公环境等方面取得成效。开展了萍乡、景德镇两市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农村水利信息管理系统、河道采砂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指纹及影像考勤管理等,在行业管理和项目监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电子政务平台初步构建,社会服务水平有效提升。通过部署在水利内网的“大蚂蚁”即时通讯软件等,实现了远程办公和即时联络。建成水利厅综合办公业务系统,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构建了全省防汛IP电话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通信成本。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结点视频全覆盖、省市两级高清视频图像传送。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搭建了内网统一的应用环境。各设区市水利部门也开展了政务平台建设,南昌市水务局对政务内网进行改造,解决了统一身份认证、一站式登陆问题,提供了一套安全可靠的权限管理。新余市水务局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水务窗口率先建立行政审批网上缴费系统,实现了审批项目“受理-办结-缴费”一条龙服务。市以上水利部门均开通了政务网站,不断强化政务公开、在线办事、交流互动等服务功能。厅对外门户网站不断改进,多次在水利部和省政府网站评比中获得表彰。组织开展两届全省水利系统网站评比,推动了水利系统网站建设。水利政务网站不仅成为服务公众的信息平台、办事大厅,还成为宣传水利工作、展示行业形象的良好“窗口”。
 
    第五,行业管理逐步加强,水利信息化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省水利厅组织编印了《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水利信息化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按照水利部“部、流域、省三级建设,部、流域、省、市、县五级应用”的要求,编制了《江西省水利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水利信息数据有序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制定了《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江西省水利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落实了专门的运行管理机构、技术人员和部分运行维护经费。设区市水利部门也陆续制订了相应规章制度,如赣州市水利局制定了《防汛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网络、网站管理维护及信息发布规定》等制度。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水利信息化工作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有待提高。一些单位特别是领导同志对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同志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购几台电脑等设备就是信息化全部,信息化工作被动应付。二是体制机制还需完善。多数设区市水利部门无专门信息化工作机构,信息化工作职责不清。有的地方虽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但职能较弱,技术人员短缺。有的地方机构、技术人员均没有。多数地方信息化运行维护经费严重不足。三是信息资源急需整合。我省水利信息化项目多是根据水利部相关专业应用系统来组织展开,各业务应用系统规划与实施衔接不够,项目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现象,信息资源分散,数字“打架”、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四是重复建设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的陆续实施,由于建设目的、资金渠道、技术要求不同,加上协调不够,重复建设、浪费资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些问题务必引起各级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尤其是各设区市水利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现代水利需要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把信息化作为提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求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水利是个古老行业,江西是中部欠发达地区,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任重道远。
 
    (一)全省信息化整体发展对水利信息化提出新要求。未来一段时期,是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省政府加强了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实施了一批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确保信息安全。这些都对水利信息化在加快推进、保障安全方面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二)水利跨越式发展对信息化提出新任务。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省水利事业步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未来10年,是实现江西水利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水利管理,都与水利信息化息息相关。水利业务运用系统的开发和投入运行,将极大地丰富水利建设管理的技术手段,有力提升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引领水利现代化发展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江西水利信息化作为水利重点领域,其发展共识已经形成,初步实现了水利信息化与水利各项工作的交汇融合。这点在防汛抗旱工作中体现尤为明显。下一步,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十大工程”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水利管理,加快发展现代水利,需要我们抓住各级重视水利的良好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水利信息化。
 
    (三)信息技术发展为江西水利信息化提供新动力。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水利建设管理思路相结合,必将把水利发展推向新高度。近几年,江苏、浙江等地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利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点的“智慧水利”雏形开始显现。当前,我省在水文监测预报、防汛指挥调度、水土保持监测和水行政管理等领域初步应用了水利信息化技术,就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江西水利信息化、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江西水利信息化进程
 
     “十二五”水利信息化新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以水利信息化新进步支撑江西水利发展新跨越。
 
    第一,夯实基础,促进水利信息资源融合共享。一是要夯实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基础,不断完善水利信息网络,扩展网络互联带宽,满足水利业务数据交换、高清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要求。二是要夯实信息采集新技术应用基础,积极探索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拓展水利信息采集新领域,推进水利信息采集自动化、智能化。三是要夯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础,加快省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数据统一存储与管理平台。建设水利信息资源目录,建立信息更新、发布、共享机制,提高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水平,推动业务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多领域协同与规范。四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要坚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的“五统一”,这既是工作原则,也是工作目标。
 
    第二,深化应用,提升水利信息化服务水平。要坚持和紧紧围绕解决我省面临的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重大水问题和保障民生水利的需求,围绕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系、民生水利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科学发展制度体系等全省水利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与水利工作的全面、深度融合。我们通过两年多努力,按照国家部署圆满完成了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普查成果。这些成果是我们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资料。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要结合水利中心工作,配合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普查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
 
    第三,精心组织,加快重点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江西省项目建设,做好与一期工程的衔接,进一步扩大系统建设范围、深化系统的成果应用,优化和完善一期工程建设成果,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二是加快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尽快编制完成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江西省级实施方案并开展项目建设,力争通过3年时间建立我省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快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要完善全省中小河流水情监测站点,开展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升中小河流防洪预测预警能力。要处理好新建系统与原有的水情分中心、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工程之间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四是推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农村水利管理、水利建设管理等与民生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为民生水利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加大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积极争取中央水利投入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制定加快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投入政策,积极开辟地方水利信息化投资渠道。各级水利部门都要筹措一定的资金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加大运行维护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和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持续发挥效益。特别是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要把水利信息化工作纳入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克服困难,想办法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要加强水利信息化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第五,强化管理,完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水利部门要把水利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水利信息化工作,身体力行推动本地区、本单位水利信息化发展。各单位的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承担起职责,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要落实水利信息化工作部门,理顺水利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要认真执行《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涉及信息化的建设项目都要履行信息化审查制度,防止重复建设,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省水利厅要建立信息化工作季度例会制度,厅属各业务主管单位和部门在上报或批复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内容的项目建设方案时,都应先行报厅信息办进行内部核备,并由厅信息办对涉及信息化建设内容提出书面审核意见。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落实管理队伍。各单位要以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依托,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同时要积极开展水利信息化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三是要强化管理,确保安全。要建立信息系统“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探索服务外包、服务托管等多种方式,建立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省厅在开展水利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服务外包的同时,省防汛信息中心也成立了“南昌江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进信息化服务市场化,并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这一办法很好,希望厅属各部门、单位和市县水利部门关心支持公司发展,加强相互合作。要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尽可能选用国产信息化产品,加强监测,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同志们,以水利信息化引导和带动水利现代化是科学发展方向,实现江西水利现代化是我们这一代水利人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我们要从促进江西水利长远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抓住机遇,努力推动水利信息化新发展,为推进江西水利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返回首页 |  服务承诺 |  领导分工 |  机构职能 |  水文简介
CopyRight 2004-2013, 亚洲365体育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证编号:赣ICP备11005644号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吉福路竹笋巷3号 E-mail:jxjasw@163.com 邮编:343000 联系电话:0796-8323912
技术支持:吉安诚轩网络科技 ICP备案号: 赣ICP备11005644号